原标题:两会热评|“难”字山东新解:临难不避,攻坚克难! 今年比较“难”,不单单是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难题,而是全球性的。 受全球疫情冲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同比下滑11.4%。国内消费、投资也受到抑制,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面临着一道道难关难题。 今年比较“难”,还表现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上。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一系列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解决这些问题非常艰难;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如“滚石上山”,难度高于以往,困难大于想象。 面对那么多“难”,怎么看?怎么办?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大干部应临难不避、实干为要。 临难不避,就是到了危难之时并不躲避,这是直面困难的勇气、士气,更是一种大无畏的信心,正所谓事不避难者进。 问题是时代的心声,“难”也是一种时代的心声。前进路上,哪有一帆风顺的?在哲学意义上,“难”是前进道路上任何领域都会面临的一个永恒的问题。尤其当前,在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难”存在于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它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不会因为消极对待或逃避而消失,我们必须勇敢面对。 “难”又是破浪前行的动力和导向。 今年是山东“重点工作攻坚年”,实质上就是“改革攻坚年”。攻坚不是口号,不是表态,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山东拿出破难攻坚最硬核举措,发起九大改革攻坚行动。 世上无难事,只怕攻坚人。 机遇和成功,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攻坚者。只要我们拿出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豪迈,坚定风雨过后见彩虹的信念,头拱地、往前冲,坚决拔掉“钉子户”、搬掉“绊脚石”、扔掉“顶门杠”,一定能够将各种“难”抛到身后。 “难”如山丘,再多也改变不了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征程;“难”若险峰,再高再险也一定被我们跨越。 山东高质量发展“春山在望”,攻坚克难就能领略无限风光。 (孙秀岭) |
投稿、合作、联系:admin2#tangedu.cn| 小黑屋|网站地图|大唐名人网 |京ICP备07504790号|
GMT+8, 2022-5-27 15:03 , Processed in 0.0641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