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大唐名人网

 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大唐名人网 门户 艺术 查看内容

我们为什么要穿越五千年,纵横四千万平方公里,去了解亚洲史?

2020-7-10 10: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6| 评论: 0|原作者: 大唐名人网|来自: 网络整理

  关于亚洲历史的问题 你能回答出几个?

  ★ 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帝国是什么人建立的?

  ★ 张骞出使西域寻找的大月氏人,建立了多强大的帝国?

  ★ 日本足利义满将军为何老是针对聪明的一休?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攻灭的花剌子模到底有多强大?

  ★ 朝鲜为什么使用崇祯年号用了二百年?

  .......

  如果这些问题挑战了你现有的历史知识库存,是不是意味着该去补货了呢?

  作为亚洲人,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亚洲史!

  ▲ 中国天坛

  亚洲历史恢弘壮丽,亚洲文明绚烂多彩。

  亚洲作为世界的一个大洲,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9.4%,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0%,现已超过40亿人。

  ▲ 日本金阁寺

  古往今来,亚洲的各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东亚、东南亚,还是南亚、西亚、中亚地区的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尽管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和优势,但都为亚洲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也都为世界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 柬埔寨吴哥窟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理查德·奥弗里在《泰晤士世界历史》中曾写道:“在1500年之后的近三个世纪,亚洲人有生产力最发达的经济。”

  ▲ 印度泰姬陵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曾高度评价亚洲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当欧洲还处于中世纪蒙昧状态的时候,亚洲文明正经历着它的黄金时代。”

  ▲ 中国活字印刷

  《全球通史》作者、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西方人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了迷。”

  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更是在《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中这样写道:“如果没有中国的早期发明,就不可能会有英国的改进。如果没有中国的这些贡献,英国很有可能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游离于同样落后的欧洲大陆边缘。”

  ▲ 伊朗波斯波利斯宫遗址

  亚洲,经历过五千年的强盛和繁荣,却也承受了五百年的屈辱和宰割,如今又已开始了五十年的奋起直追。

  我们,只有了解亚洲的过去,才能更好理解亚洲的现在,把握亚洲的未来!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阅读之声有声书栏目《人文课堂》自6月21日起推出《不可不知的亚洲史》,为您解读亚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的风云变化。

  但是要轻松了解纷繁复杂的亚洲历史,并非易事。为了清晰讲解亚洲历史,《不可不知的亚洲史》以大家比较熟悉的中华文明为坐标,按照时间线纵向划分章节,然后再以地理方位横向划分区域。也就是先讲中国文明在这一时期发生的故事,让大家对这一时期有个基本认识,然后再分别讲这一时期的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其它板块发生的历史大事件。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亚洲各个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互动,梳理清晰。

  悠久厚重的历史听起来原来也可以这样轻松!好玩!有趣!

  请试听《强盛的汉朝和丝绸之路》

  

  精 彩 书 摘

  刘邦在公元前202年登基称皇帝,建立了汉朝。汉朝持续四百余年,又可以分为两半。前一半首都在陕西长安,叫做西汉。后一半首都在河南洛阳,叫做东汉。

  西汉建立之初,面临三个艰巨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让经过了几百年战乱的老百姓恢复元气。汉高祖刘邦,他的老婆吕后,他的儿子汉文帝刘恒,他的孙子汉景帝刘启,在半个多世纪中一直采取道家思想治理国家,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第二个任务是让国家政治稳定。汉高祖刘邦虽然采取了秦朝的郡县制,但同时又分封了不少姓刘的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割据一方,对汉朝稳定造成了威胁,有的甚至发动了军事叛乱。汉朝中央好不容易把这些叛乱都平息了。

  第三个任务,就是应对北边的游牧民族匈奴入侵。

  直到西汉时候,中国人并不了解西边的世界到底是咋回事。很多人觉得,中国这一块就是世界中心,周边最多有些落后部族。

  中国北边有一个强大的游牧部族匈奴,匈奴人从战国时候就经常入侵中国北方。当年秦始皇之所以耗费无穷人力修筑万里长城,目的就是把匈奴挡住,免得祸害中原。汉高祖刘邦也曾经被匈奴军队包围在白登山,最后靠贿赂匈奴王后,才解围逃走。

  吕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面对匈奴只能送钱、送女人讨好,避免爆发大规模战争。门口就守着一只老虎,动不动冲进来咬人,谁还有心情关心外面的世界?

  经过汉文帝、汉景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中国的国力大为提升,人口恢复了,库房里钱粮多得用不完。公元前141年,中国皇帝换上了雄心勃勃的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是一个很有魄力的皇帝。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思想文化加强了朝廷的控制力。他改革分封制度,剥夺了诸侯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不能容忍匈奴再猖獗,他从公元前133年起,发动了全面反击。不仅要保守国境,还要深入匈奴的根据地,摧毁这个强敌。

  恰好,汉武帝的王后卫子夫,有一个兄弟叫卫青,还有个外甥叫霍去病,这舅舅外甥两个都是天才的名将。他们带兵出击,多次大破匈奴,摧毁了匈奴军队的主力。

  此后,汉朝和匈奴的战争持续着。双方互有胜败。汉朝虽然也伤亡不少兵马,但这么一拳一脚打下去,汉朝毕竟人口多,底子厚,匈奴的消耗更加严重。之前总是匈奴不断入侵,威胁汉朝,而现在汉朝可以经常发动反击,对匈奴造成沉重打击。这一战,终究是汉朝赢了,打出了大国的威风,奠定了大国的地位。

  就在对匈奴开打的同时,汉武帝还启动了另一个意义重大的项目——出使西域。

  原来在汉武帝发动对匈奴反击之前,他听说西北有个强国叫大月氏,后来被匈奴击败,往西逃亡。汉武帝突发奇想:我正要反击匈奴,要是能联合大月氏,对匈奴东西夹击,那么岂不是胜算大增吗?他就招募人出使大月氏。

  可是,那会儿中国对长城之外完全是两眼一抹儿黑,到底大月氏在哪里,有多远,谁知道啊?更何况还要穿越匈奴地盘,这不是找死吗!

  结果偏偏来了这么一位“傻子”——张骞。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一百多人开始了“路在脚下”的出使,结果半途就被匈奴抓住。张骞留在匈奴待了10余年,娶妻生子。匈奴人都觉得这傻女婿该听话了吧?谁知张骞趁着匈奴人放松警惕,竟然抛妻别子,又带着几个部下继续往西挺进。

  走过万水千山,经历千难万险,张骞他们终于找到了大月氏国。然而此时大月氏国已经征服了大夏国,他们实在懒得再回到东边去跟匈奴死掐了。张骞待了一年,也没法说服大月氏回心转意,只得抱憾而归。

  返回途中他又被匈奴抓住关了一年多,后来趁匈奴内乱,才逃回汉朝。此时已是公元前126年,去时100多人的团队,如今只有两人返回。

  虽然张骞并没有完成“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战略任务,然而他开拓了另一片新的天地。中国人第一次了解到,原来大漠的西边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国家,世界居然如此广阔。

  这时候,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已经取得了一定优势。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使团多达300人,带着上万头牛羊和无数金帛财物,分别到达乌孙、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此后,汉朝使者还到达安息(帕提亚帝国)、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塞琉古)等地,各国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

  张骞此举,被称为“凿通西域”。不光是建立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通,而且建立起中国人与整个世界的交通。从此,中国与西方世界都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横贯亚洲大陆,从东亚直达欧洲的“丝绸之路”也因此开通。张骞光耀千秋,德被万里。

  作者、播讲人介绍

  杨益,喜欢细细咀嚼每一段历史,向上串联起人类世界的潮流,向下解剖到每个个体的命运,然后,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出来,与众位同好一起分享。

  已出版《不可不知的朝韩史》《不可不知的德国史》《不可不知的意大利史》《不可不知的非洲史》《不可不知的美洲史》《不可不知的欧洲史》《不可不知的亚洲史》《楚国风云八百年》《宋国的故事》《张居正全传》《诸葛亮全传》《慕容家族传》《司马家族传》等20余部历史类作品。

  《不可不知的亚洲史》收听方式

  广播收听:AM747 ,每天早上6点首播, 13:30、20:00

  重播网络收听:央视新闻客户端、云听APP

  (本文图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之声提供)

相关阅读

投稿、合作、联系:admin2#tangedu.cn| 小黑屋|网站地图|大唐名人网 |京ICP备07504790号|

GMT+8, 2023-4-1 21:16 , Processed in 0.07081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