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大唐名人网

 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大唐名人网 门户 艺术 查看内容

爱“赶场”的宣恩人 背上都少不了一个“篾货”

2020-6-13 10: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01| 评论: 0|原作者: 大唐名人网|来自: 网络整理

  原标题:“宣恩竹编”服务百姓生活

  6月11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民族路,篾匠黄明在撕扯棕榈皮,抽丝搓绳用以连接竹篾制品的部件。

  湖北省宣恩县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竹制的背篓、箩筐、簸箕等用品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或购买篾匠们精心编织的“篾货(当地人对竹篾制品的统称)”,或花上三五元钱对“篾货”进行修理后继续使用。在宣恩县,传承着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恩竹编”技艺的手艺人,用灵巧的双手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满足百姓订做、维修竹篾制品的需要,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新华社发(宋文 摄)

  6月11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民族路,篾匠黄明用棕榈丝搓绳,用以连接竹篾制品的部件。新华社发(宋文 摄)

  6月11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民族路,篾匠黄明准备编织竹篾。新华社发(宋文 摄)

  6月11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民族路,篾匠黄明在维修竹背篓。新华社发(宋文 摄)

  6月11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民族路,一位市民在挑选用于筛灰的筛篮。新华社发(宋文 摄)

  6月11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民族路,一市民将竹背篓交给篾匠宋兴武进行维修。新华社发(宋文 摄)

  6月11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民族路,篾匠黄明(右)在为一市民维修竹背篓。新华社发(宋文 摄)

  6月11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民族路,篾匠黄明在重新编织一破损背篓的背篓底。新华社发(宋文 摄)

  6月11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民族路,篾匠黄明在维修竹背篓。新华社发(宋文 摄)

  6月11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民族路,篾匠宋兴武在维修。新华社发(宋文 摄)

相关阅读

投稿、合作、联系:admin2#tangedu.cn| 小黑屋|网站地图|大唐名人网 |京ICP备07504790号|

GMT+8, 2023-3-23 06:24 , Processed in 0.0764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