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5020亿元,无逆回购操作。考虑到当天有1700亿逆回购到期,实质投放3320亿。 一天这么大的投放量,实属罕见。 因为这个MLF是投放的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影子银行的存贷款转化,需要乘上5左右的货币乘数,基本等于向市场投放了1.6万亿的货币量。 实际上,央行前段时间已经表明了态度,实质性“放水”。虽然舆论方面还是咬得比较紧,说货币政策没有转向,没有“大放水”,但市场从来都不听口号而是要看实际行动。联想到此前央行态度的微妙转变,货币政策走向实质性宽松已是必然。 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出现了实质性的微妙变化,虽然它对各方面的还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我们很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有新的研判与认识。 今年以来,A股跌跌不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去杠杆”,是货币政策的不断紧缩,是防止金融泡沫而投鼠忌器,造成资本市场流动性收紧、股市出现流动性窒息。一个缺钱的市场,肯定会跌跌不休,但现在货币政策微妙转向,实质性“大放水”呼啸而来,股市会不会大水漫灌?个人认为,漫灌倒不至于,因为可能又是房地产会收益,但溢出滋润一下股市还是有可能的。 而且从长远角度看,无论是对冲中美贸易战还是其它方面考虑,人民币持续贬值到一个合理程度是大趋势,虽不至于美元兑人民币要达到1比11或者12,但1比7或者1比8是比较公允的。但是人民币贬值又是一把双刃剑,势必促使部分国内资本外流,要对冲这种趋势影响下的国内经济影响,略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显得尤其重要。 此外,从维持经济一个中高速增长的角度看,适当的宽松货币也是应该的,中国和美国正在出现一个错周期的竞争态势,不是说美国加息我们就一定要紧货币,不同步将是一个大趋势,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 基于以上判断,A股可能会迎来一个不错的喘息机会,即市场资金面会突然宽裕,新增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渠道。 但是,这也仅仅是一个喘息的机会,理论上讲A股从来都不缺钱,而是缺一个吸引资金的机制与市场表现,整个外围资金是非常宽裕的,房地产市场总市值达到400万亿,资金前赴后继飞蛾扑火,流动性多的是。然而,要吸引这些流动性到股市中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赚钱效应,流动性是不会不请自来的。 中国经济要摆脱房地产的绑架,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将土地财政转变为股权财政,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在股市持续不断的上涨牛市中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吸引各路社会资本源源不断地进入股市。 这些社会资本通过股市的市场发现机制再分流到需要资金的潜力实体经济个体中去,实现投融资的良性循环。 放眼全世界,发达资本市场几十上百年证明了是成功的道路,我们不去学习借鉴,非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搞得怨声载道拖GDP的后腿,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关注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责任编辑:zqn |
投稿、合作、联系:admin2#tangedu.cn| 小黑屋|网站地图|大唐名人网 |京ICP备07504790号|
GMT+8, 2023-2-7 19:59 , Processed in 0.0509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Comsenz Inc.